关于我们

科技领创 防震除危

自然灾害的启示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从一下图表对比可以看出,我国抗震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小震大害”现象严重,相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我国的房屋普遍表现为抗震性能弱,而房屋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的最主要原因。因而,从根本上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主要途径。

“土木工程灾害”——必须面对的安全新课题

我国当前建筑物的现状与防震需求:我国目前大部分既有民居和公共建筑很多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普遍存在设防等级低、抵御震害能力弱的现状。因此,针对当前我国房屋抗震性能普遍弱和不能满足设防要求的既有建筑物,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进行修复与加固处理,提高其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是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当今政府和科研工作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神圣使命。
2.商、住两用式建筑防震的紧迫性:在我国出现“为了满足商业功能需求而建的商、住两用式建筑,其临街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背侧是传统砌体结构,结构纵向两侧刚度分布不均匀。实际震害证明,这类结构物抗震能力差,抗倒塌能力弱。从汶川地震灾区结构震害调查中得知,该类型结构倒塌率高达80%,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主要结构类型。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被其他结构形式取代。因此,底商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显得尤为重要。
3.大、中城市防震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从中国唐山地震和美国洛杉矶地震的伤亡人数对比可以看出,城市建设中进行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损失的有效途径。由于大中城市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发展战略中要求:“以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为重中之重,实现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以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抗震救灾工作分震前预防、震中抢救、震后重建。最主要的而且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工作在于震前预防。
4.特殊结构物防震的可行性:国家《防震减灾法》提出:已经建成的下列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1)重大建设工程;(2)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3)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4)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5)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建设工程。我公司现有的专利产品及核心技术均能解决以上特殊结构的防震鉴定、诊断、评估及抗震加固问题。

地震断裂带和矿山采沉区地质性灾害的严重性

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地震断裂带左右各200米范围内不得有新建筑物。特别是抚顺、阜新、鸡西、双鸭山、鹤岗、阳泉、大同等城市,唐山等地震断裂带穿过城市中心的城市。
除地震灾害外,中国地陷及由地陷引发的灾害同样令人震惊: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于20个省份。在我国,由于煤炭开采以致地表大面积的塌陷,造成大面积土地废弃,已造成经济损失累计超过500亿。


农村震害原因分析

地震不仅会给城市造成深重灾难,也会使农村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其 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79%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属农村。本世纪发生在我国造成灾害的地震有近1600次,直接发生在城市造成破坏或一定损失的地震不足2%,其余的均发生在农村。

历次震害表明,房屋倒塌是农村产生地震灾害最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农村建房缺乏规范化管理,房屋质量差,不仅不能抗御强烈地震,就是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甚至强有感地震也会导致房屋损坏而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是农村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


国际地震灾害对比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近年来,地壳运动剧烈,地震频发,引起了国家和各地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消能减震技术

传统的抗震技术主要采用“以硬碰硬”的方式,即通过提高结构本身的材料强度和整体刚度来抵抗地震作用,由于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力往往很大,因此在可接受的造价下,只能依靠结构自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而塑性变形对于结构来讲其实是一种损伤且难以控制和恢复。

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后,通过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增设耗能“阻尼”减震器或耗能组件,通过耗能阻尼器率先消耗地震能量,保护主体构件不受破坏,这种“以柔克刚”的方法是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新思路。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

地震安全社区是指在建筑抗震设防、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地震应急准备以及地震群测群防等方面工作较突出的社区或一定规模的小区。建立地震安全社区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以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应急避险能力为目标。

地震安全社区的目标就是建设的基本内容概括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即利用减隔震技术提升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硬件)、建立避震疏散场所、应急指挥系统、应急救援队伍,和普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全方位提高社区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软件)。核心内容就是要全面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建设“震不倒的房子”。


关于减隔震技术应用的国家推广文件

近几年,随着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广泛而成功的应用,且我国部分高烈度地区的减隔震工程已经经受住了汶川、庐山等地震的实际考验,国家和各地区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具相关通知,有序推进减、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大量应用。
 1、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首次提出了“地震安全社区”建设这一概念,基本内容包括通过减、隔震技术使房屋的地震设防烈度高于当地画图烈度、在社区设置应急避难场所、配备应急装备和物品、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和宣传教育等;
2、201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减隔震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意见》(云震办发〔2011〕55号);
3、2012年3月,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改委、财政厅、工信委、地震局、教育厅、科技厅、卫生厅、地税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减隔震技术发展与应用工作的通知》(云建震〔2012〕 131号);
4、2013年3月,西安市地震局联合城建委、科技局联合出具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隔震技术应用工作的意见》(市地震发〔2013〕11号);
5、2014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建质〔2014〕25号);
6、2014年3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具了《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设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的通知》(川建勘设科发〔2014〕137号);
7、2014年5月,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的通知》(豫建[2014]64号);
8、2014年5月,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设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9、2014年7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及进一步做好我省减震隔震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甘建设[2014]260号);
10、2014年7月,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积极推进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通知(第15号)》;
11、2014年7月,新疆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区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通知 》(新建抗〔2014〕2号);
12、2014年8月,云南鲁甸地震后,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强调,今后在医院、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都将强制推行减、隔震技术;
13、2014年8月,合肥市建委联合合肥发改委、地震局、卫生局、教育局出具了《合肥市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抗震新技术(减震隔震技术)的通知》;
14、2014年11月,哈尔滨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积极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通知(哈建发〔2014〕198号);    15、2014年11月,沈阳灾害防御协会出具了《关于我市推广减隔震技术创建各类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的建议》;
16、2014年11月,石家庄地震局印发了《关于在创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中积极推广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的通知》(石震〔2014〕12号);
17、2015年4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建筑工程减隔震技术应用的通知(建质〔2014〕25号)。

在线客服
18701566705 刘经理